首页

黑丝女王足交视频在线看

时间:2025-05-24 10:08:42 作者:中俄地方经贸合作新平台落地上合示范区 浏览量:19551

  中新社杭州11月8日电 题: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如何实现“隔空”对话?

  ——专访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志猛

  作者 林波 曹丹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6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古典学原本是西方特有的学术形态,但中国传统学问,尤其是经学,在内容和治学方式等方面与古典学确有相通之处。什么是古典学?中西古典学在核心思想上有哪些异同?在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如何实现“隔空”对话?古典学对当代有什么价值?

  受邀参加大会的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暨马一浮书院副院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林志猛,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出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古典学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

  林志猛:西方古典学主要涉及古代文本的校勘、考订、翻译、注疏和义理的深入研究,中国经学和古典学同样有校勘、注疏、集注和阐述微言大义的传统。中西古典学在具体做法和思想取向上有相通之处。

  古典学并非单一的学科,而是对哲学、文学、政治、历史、宗教等皆有广泛探索,力图从整全的视角透彻思考人世永恒且根本的问题。

  在现代语境下,我们需要融通中西古典的大智慧,挖掘其中对自然、政制、法律、德性、秩序、人伦、战争与和平等议题的洞见,以应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各种危机和挑战。

  就此而言,古典学不应只专注于文本方面的考订和整理,而是要提供对基本的人类问题的深邃见解,促进古今价值的转化融通,从而让人具有更宏阔的思想视野、精神教养和文明关怀。

  通过古典学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明形态,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1月7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图为“经典互译与文明互鉴”分论坛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中新社记者:中西古典学有哪些差异,能否举例谈谈?

  林志猛:中西古典思想在宇宙论、政制和礼法构建、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理解本体、心物、有无、一与多等哲学议题上也有不同看法,当然两者之间有诸多可互鉴之处。

  譬如,从宇宙论的视角看,中国宇宙观的特质包括无定体观、无往不复观、生生不已观、有无相含观、一多不分观等。

  中国将宇宙视为一种气之流行的动态过程,无固定之体支撑宇宙,更关注“无”而非“有”或“存在”。中国古典思想认为“体用不二”“即体即用”,宇宙并无定体,万物的变化流行背后没有固定不变的“本体”。

  西方自然哲学常在杂多现象之外求永恒不变之本体,将万物的本原归于水火土气、数或原子。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易衍生出身体与灵魂、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强者与弱者等对立问题。

  中新社记者:从中西古典思想家出现的时间看,老子、孔子、庄子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很接近,相差不过百来年,他们在思想方面也存在诸多契合之处。在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如何实现“隔空”对话?

  林志猛:首先,在自然观上,东西方思想存在一致性和可沟通之处。

  中西古典思想中的“自然”不仅指大自然界,还涉及宇宙的自然、政治的自然和人的自然,都从宇宙的秩序来审视人世的秩序。

  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涉及宇宙的自然和本原,是天地万物效仿的对象。老子尤其指出,最好的统治形式应是自然而然,无为而治。

  古希腊思想中的“自然”同样具有多层含义,自然哲人将“自然”与本原、初始之物关联起来。柏拉图则论证灵魂更应称为“自然”,并从宇宙的自然秩序观照城邦和个人的秩序,尤其深入考察人的自然目的、自然差异、自然构成等,将好的法律建立在诸德性的自然秩序上。

林志猛与学生探讨“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与辩证法”。 (受访者供图)

  其次,古希腊的德性伦理与中国传统德性相契合。

  在古希腊思想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非常重视城邦和个人的德性完善。柏拉图尤其强调智慧、节制、正义、勇敢这四枢德的培育,既区分了传统德性与哲学德性,表明德性具有多样性,又指出各种德性统一于最高类型的知识或智慧。孔子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德,这些德性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相符。

  例如,柏拉图的智慧观与孔子所讲的智和仁相通;柏拉图的节制思想与儒家的中道、合宜原则有相似之处;在正义问题上,孔子和柏拉图均强调每个人都应各司其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中西古典都注重德政和人的德性完满,中西德性思想的共契,可为文明的交流互鉴和价值融合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

  中新社记者:在探讨古典学时,我们往往希望向古代圣人或哲人学习,认为他们提出的观点值得借鉴。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思想在现代仍然适用?

  林志猛:古代圣人或哲人提出的思想,既基于自己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又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特性。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独特问题和具体处境,随着时代演变,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古典思想主要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提供相应的思想资源,如政治的节制与均衡,人伦的有序,个体的优异等。每个时代可根据自身的具体问题,借鉴或汲取古典思想中的有益部分。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古代。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现代人在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远比古代丰富多样,我们在不断地生产和消费,每个人的身心都付出了极大辛劳。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相当大的转变,英国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甚至认为,为了追求舒适的生活,我们可以无限制地扩展商业,全面释放人的贪欲。这就容易走向过度和极端,因此需要古典的节制精神加以调和。

  中新社记者:您这十余年出版的十来部著作都跟中西古典学相关,在柏拉图研究上尤其用力,三卷本著作《柏拉图〈法义〉研究、翻译和笺注》乃是汉语学界首部古希腊经典的英德法文集注及研究。是什么让您一直专注于古典学研究,您认为古典学与当下的生活世界、文明理念有什么关联?

  林志猛:古典学探讨的是跨越时代的永恒问题,如最佳政治制度、礼法和生活方式,这些问题自古至今始终困扰着人类。

  古典思想家对宇宙万物、人世、个体灵魂、德性等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他们的见解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还深化了对外在世界的洞识。

  对宇宙之谜和人世之谜持续不懈的探索,乃是古典学令人着迷的地方,也推动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我主持的“哲学与文明起源丛书”,也会陆续推出一些相关的古典研究。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挖掘古典著作中的深刻见解,结合现代处境,为理解人类根本问题、构建新的文明形态和价值理念提供有益启发。中西古典对政治极化、战争都有深刻反思,对于和平、正义、节制、友善、中道等有着共同关切。借助中西古典文明的互鉴,能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贡献力量,更好地构建现代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道德伦理。(完)

  受访者简介:

林志猛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曹丹 摄

  林志猛,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暨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中西古典学、法哲学、伦理学等。已出版著作《柏拉图〈法义〉研究、翻译和笺注》(三卷)、《立法哲人的虔敬》《柏拉图〈米诺斯〉译/疏》《〈论语〉中的死生与教化》等10余部,主编《古典学研究辑刊》、“哲学与文明起源丛书”,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王沪宁分别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英国两党议员代表团

2009年,那龙撒创立NC香椰公司。2013年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与中国生鲜电商开展合作。2018年,参加首届进博会让公司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安木拉决定逮捕

马塔雷拉表示,我对2017年访华以及2019年接待习近平主席访意的情景记忆犹新。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马可·波罗同中国的渊源是意中友好源远流长、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的缩影。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演变,人类社会需要加强团结互助,实现和谐共处。意中应该进一步深化文化、教育、语言教学、遗产地结好等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意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始终将中国作为重要合作伙伴,期待同中方一道,以庆祝意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为契机,加强经贸、科技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高度。意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同中方立场相近,都反对保护主义,倡导相互开放,主张加强建设性沟通与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意方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意中两大文明的智慧。

第二十三届环湖赛最长赛段 比利时车队车手获得赛段冠军

“‘以歌舞演故事’历来是中国戏曲的表演特性,‘唱做念打翻、歌舞展意蕴’,这是每位戏曲演员成功立足于舞台中心的特殊本领。”翁国生介绍说,“我导演这部诗韵越剧《织造府》,将让南京市越剧团刚进团的一批越剧新秀在剧中充分展现出她们在艺校所学、所练的戏曲‘四功五法’。”

东方雨虹休斯敦生产研发物流基地奠基仪式暨国际化新征程启动仪式举行

1.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国家体育场(鸟巢)旅游参观开放时间:14:00-21:00(20:00停止检票,21:00闭馆);

长城五大品牌首次同台亮相北京车展,坦克品牌加速全球化进程

近日,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绿野欢乐谷的樱花连片绽放。从空中俯瞰,漫山遍野的樱花蔓延成一片粉色花海,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市民踏青赏花。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